韓國眼部整形美容手術的特點:
1、上瞼手術設計時對外眥部的處理極為細致,多數要求自然,眼尾無三角皺褶的出現,因為如果設計的偏低,哪怕僅僅一毫米,就會在外眥部重瞼線上方出現,給人一種外部受壓的感覺,偏高則會在重瞼線下方出現,外眥部形成三眼皮。
2、多選用埋線法,少用切開,即便切開,多用部分切開。
3、埋線時,有直接透瞼板的間斷埋線(兩針法和三針法),也有在瞼板上緣透針的連續埋線法。(原理可能是在皮膚上建立提上瞼肌的止點)
4、用的針多數為3/8弧的2.5cm的三角針帶7-0的尼龍線。線細,反應更小,針長且硬,便于穿透組織。
5、間斷埋線法打結時在結下放置一針頭,以防收得過緊。結一般個為外科結,再打兩個單結。
6、多數有1-2mm的切口,不必縫合。也便于打結后的位置調整。
7、內眥贅皮的糾正,輕的采用Y-V成型或Z改形,重的采用Y-W成形,而且一定要短縮內眥韌帶,雙極電凝或單極電針止血時必須,單齒或雙齒皮拉鉤,有利于術野暴露,縫合用7-0尼龍線間斷縫合,手術器械中的尖剪刀極為重要。也可用顯微器械來替代。
8、強調了上瞼皮膚松弛時的眉下切口,主要在外側1/2但未強調眉形的固定,對于重瞼線的切口有改良,在內眥處切口線上方去除了三角形皮膚,而且對內眥處的皮膚皺褶老化變形研究更細致,體現在對重瞼線下方三角形皺褶的明確。
9、對下瞼退縮的原因研究更細致:1.皮膚去除過多2.眶隔的術后瘢痕3.瞼板的松弛4.肌肉的松弛和板前輪匝肌的去除。
10、對眶隔脂肪的處理依據不同情況來確定:1.去除2.釋放3.重新定位。對眶隔的處理:1.縱向加強2.橫向加強3.雙向加強4.切開后不縫合。
11、對外眥部的處理:眼袋多用肌皮瓣法,切開后用電針分離,注射麻藥量較少,切口上緣的板前輪匝肌先行與外眥眶骨膜固定一針(6-0)尼龍線,再去皮,然后再將肌皮瓣的肌肉與外眥眶骨膜固定一針(6-0)尼龍線。注意術中外眥部距離外眥約3mm處的止血。縫合亦采用6-0的尼龍線。